您的位置: 首页 >综合改革>详细内容

市社理事会主任冯耀洲作题为《强化合作组织属性 密切社农利益联结》的发言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8-01 浏览次数: 【字体:

晋中市供销合作社积极承担全国总社强化基层社合作经济组织属性专项试点任务,认真落实省社狄重阳主任在晋中调研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主动争取市委、市政府的重视支持,得以将试点工作纳入全市农村重点改革与创新任务和区县考核督查范围,专项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基层组织属性不断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不断加入,促进了经济指标较好完成,上半年实现销售总额增长20.9%,利润增长11.1%。

一、立足晋中实际,早谋划高起点迅速形成以党委政府为统领的试点工作格局

一是科学引导决策补短板。2013年全国总社《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着力推动乡镇基层社建设,恢复重建基层社”。2014年6月省社狄重阳主任在晋中调研时指出:供销社根子在农村,阵地在基层,晋中要先行一步,用3-5年时间率先完成基层社恢复重建。市委、市政府领导十分重视,随即召开市长办公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制定出台了《晋中市关于进一步加强供销合作社基层工作的实施意见》(市政办发〔2014〕75号),提出“率先在全省供销社系统实施基层供销社恢复重建”的目标。

2017年7月,全国总社批准我市为“强化基层社合作经济组织属性”试点,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听取汇报,将试点任务列入全市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台账和政府工作报告。经过精心制定试点方案,并经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审定,以市政府办公厅(市政办发(2017)109号)文件印发。试点改革领导小组组长、副市长任忠先后5次专题研究试点推进工作,两次做出重要批示,及时指导解决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二是协调部门联动聚合力。市委农办牵头会审试点方案,组织专家论证;发展改革部门支持供销社承担农资、棉麻储备;财政部门设立专项试点扶持资金,三年累计已下拨基层社1600余万元,今年起继续每年600万元扶持3年;商务、邮政部门支持供销社与总社“供销e家”、省社“农芯乐”对接发展电子商务和仓储物流;国土部门支持供销社优先办理土地确权手续;农业、教育、工商、税务、金融等部门分别在农业社会化服务、新型农民培训、基层社注册登记、税收优惠、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市委督查室、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试点工作先后开展专项督查。市委综改办把综合改革及试点工作纳入县(区、市)全面深改工作年度绩效考核。

三是强化示范引领树典型。工作中我们先后总结推广寿阳县南燕竹供销社“社村共建强阵地,两社融合富农民”,榆次区北田供销社“资产入股强化组织属性,合作互利社员成为股东”,昔阳县赵壁供销社“自主改造基层社,引领带动专业社”,左权县羊角供销社“围绕核桃产业合作搞服务,广泛吸纳农民参与强属性”,和顺县青城供销社“开展金融互助供销强农,助农保底增收属性惠民”,祁县古县镇供销社“合作全方位科技引领,服务全过程强化属性”,介休市宋古供销社“做到‘四社八有’完善组织属性”,灵石县马和供销社“夯实基础强化属性,搭建平台服务农民”等经验做法。市社坚持先易后难、整体推进,以点带面、分类指导,定期跟踪进度,及时协调解决问题,强化试点指导推进,推动组织属性试点工作全面顺利展开。

二、创新“五种模式”,挖潜力抓合作恢复重建为农服务的前沿阵地

坚持把基层社改造作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中之重,制定《关于恢复和重建基层供销合作社实施细则》(市供合字〔2015〕3号),明确“基本要求、分类指导、建设标准、考核验收、资金拨付”五条标准,因地制宜,定向施策,创新举措,全面推进基层社恢复改造。

(一)自主改造,筑巢引凤。立足自身现有的土地、房屋、店铺、仓库等社有资产,自我加压,主动作为,采取“自己筹一点,向商户提前收一点,施工队垫一点”的方式,通过自身的努力翻新改造,完成基层社恢复重建。如昔阳县社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精神,整合资源,盘活资产,分别投资50万元和108万元对西寨和赵壁两个基层社进行改造,新建冷库100平方米,完善了仓储物流、商品批发、电商体验、农技服务等基础设施。利用供销社品牌、网络优势和基层社的形象,引来本县最大的食用菌种植大户逸境种植专业合作社入股西寨供销社,带动入社农户235户701人,其中贫困人口466人;百科盛农牧有限公司与赵壁供销社合作成立“百科盛供销农牧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700万元,拥有流转土地6000亩,托管土地3万亩。

(二)两社联合,优势互补。打破原有封闭经营体制,发挥供销社组织体系和资金优势,整合优化利用现有资源,使基层供销合作社在农村流通领域的网络优势、所处乡村繁华地段的区位优势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业生产领域的优势充分发挥和互相补充,通过共同出资入股的形式,组建新型基层供销合作社。寿阳县南燕竹基层社以6.1亩土地和新建资产等359.8万元与金穗种植专业合作社以农机大户机具、社员土地等340.2万元,总注册资金700万元两方合作双向入股组建新型南燕竹基层供销社。去年投资350万元改造和新建办公及培训场所1000平方米,超市500平方米,仓储100平方米,冷链250平方米,完成土地流转700亩、托管4100亩,服务周边29个村4000余户农民,种籽、化肥、玉米、烘干等返还11.76万元,每亩节约种地投资67元共36万余元,帮助农民增收47.8万元。左权县龙泉基层社与绿林畜禽养殖农民专业社联合组建龙泉供销社综合服务中心,投资97.8万元,硬化地面1060平方米,维修房屋和经营场所657平方米,新建240平方米的惠农服务中心,服务全乡范围惠及3300户、11000人和13400余亩耕地。

(三)社村共建,联手恢复。基层社地处乡村集镇中心,与周边村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需要积极与村委合作,将基层社改造融入实施乡村振兴和新农村建设之中,整合村委会和供销社的力量,一起规划,联手建设。平遥县直接聘请东泉村委主任担任基层社主任,由村委会出面结合特色小镇建设,积极处理门店租赁、土地确权、债务纠纷等遗留问题,投资900万元一年完成基层社恢复重建,仅营业面积就由改造前的600平方米旧店面提升为崭新的3000平方米综合服务社。

(四)产业融合,“龙头”带动。依托当地农业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经济、人才和资源的优势与供销社综合改革政策和网络网点优势互补,带动基层社恢复重建和组织属性强化。和顺县阳光占供销社与山河醋业有限公司合作改造基层社,同时吸纳入社农户220户,发展高寒玉米原料种植基地3500亩,形成“种植—加工—销售”产业链,带动周边860户农民增产增收。

(五)股份合作、政府引领。对无名称、无资产、无人员“三无”基层社,从当地服务辐射的需要出发,由乡镇政府选址并寻找专业合作社合作伙伴,以市县30万元财政扶持资金为股份,尚有少量资产的评估入股,重新组建具有合作经济组织属性的基层社。在基础条件薄弱的榆次、介休、灵石三个县多采用这种办法恢复改造。

三、做到“四社八有”,扩内涵强属性完善体制机制密切与农民利益联结

围绕强化基层社合作经济组织属性,省社狄主任去年8月和12月先后两次深入晋中基层社调研指导,提出抓住“四梁八柱十条筋”,树立为农服务新标杆的改革方略。市社结合晋中实际制定印发《强化基层社合作经济组织属性专项试点实施细则》(市供办发〔2018〕3号)文件,提出“一年见成效,二年再提升,三年全覆盖”目标,明确了11项基本标准要求和强化组织领导、政策支持、工作督查三条保障措施。

首先是架起“四梁”打基础。一是改造基层社。按照“面积达标(300平方米以上)、标识统一、服务全面(经营性、服务性、农化服务)、制度健全、资金使用规范的实施标准,在前三年完成60个的基础上,今年底再恢复20个,明年完成最后的20个达到100个基层社全部恢复重建。二是提升专业社。围绕密切与农民的利益联结,结合当地产业,把社员或者农户、养殖户通过资金、土地、畜禽、农机等等入股的方式组织起来,通过共同出资、共创品牌、共享利益等方式,由县社领办创办入社社员达到50户以上、带动力强、服务面广、管理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基层社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融合发展和服务能力提升。祁县供销合作社筹资80万元领办田源畜禽专业合作社,选用该合作社负责人刘卫民担任城赵镇供销社主任,通过“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带动入社养鸡户6000户,解决剩余劳动力500名,发展农用运输车辆100辆,养殖蛋鸡800余万只,兴一项产业,富一方百姓,为养殖户年增收200余万元。三是建设联合社,积极构建农业全程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培育为农服务新动能,不断创新农业生产服务方式,进一步扩大服务半径,完善服务内容,联结市场促进农产品销售,联合广大社员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减少由市场变化带来的经济损失,为农民提供一系列的社会化服务,为供销社赋予新的内容、新的产品、新的机制。目前昔阳、榆次供销社牵头各成立1个区域性、综合性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开展农业生产全产业链服务。榆次区沛林供销社依托林果丰种养专业社,领办成立“晋中三农丰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成员社包括晋中种养专业合作社,聚丰红种养专业合作社、老知青种养专业合作社等共5个经济组织组成,近期联合社决定再扩大新增协议社员10家,联合社经营土地1.8万亩,其中核桃种植1.2万亩,涉及12个村庄1600户,拥有其自主研发,经省级审定命名的优质核桃品种“林核1号”。扩大成员社后,该联合社将覆盖2个乡镇、41个村庄,增加核桃种植2万亩,建立特色乡村旅游点11个。四是抓好综合服务社,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围绕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便民、为民、惠民”的宗旨,按照“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服务全面、机制灵活”的原则,全市创建农村综合服务社(中心)1180家。突出一条龙、全方位、综合式组团服务,为农民提供三大类服务:一类是经营性服务,包括“两超一院”,即生活、生产资料超市和庄稼医院,及农产品收购与再生资源回收、烟花爆竹、农贸市场、理发、娱乐等。二类是公益性服务,如代办邮政、电信、移动、旅游、保险、体育彩票、代收水电费、代充煤气、代订报纸、杂志、小额存取款等。第三类是农化服务,围绕耕、种、管、收、加、贮、销等为农民提供式系列服务,开展土地托管和半托管,在产前、产中、产后三个环节中最大限度地强化为农服务功能。积极与省社“农芯乐”平台对接,大力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打通“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交流通道,助推实现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昔阳县社在全县布设电商网点160个,做到了适宜建店的行政村全覆盖,极大方便了农民的生产生活需要。

其次是顶立“八柱”强内涵。紧紧围绕强化组织属性,密切与农民利益联结这一根本要求,坚持做到凡新组建的基层供销合作社必须要合作一个专业社,确保有农民社员参加,并发放社员证;要采取以财政扶持资金、集体资产、资金统筹、农民个人资产等入股的方式,着力培育农村股份合作社,推动农民变股东,要求在社员证上应注明入股金额或以土地、农机具数量入股的折股金额;有累计的社员分红记录及交易情况;服务内容要涵盖经营性服务、公益性服务和农化服务三个方面,特别是强调半托管服务功能至少要达到三种以上;要有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基础的种植、养殖、加工等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建立辐射周边行政村、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流通网络;平遥、和顺两县供销合作社积极开展设立内部资金互助社,探索解决农民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大力推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社,壮大为农服务实力。

第三是建好“十条筋”抓提升。注重抓示范带动推广,先后在寿阳、榆次、祁县、平遥组织召开综改试点现场推进培训会议,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做法。紧紧围绕当地特色产业,如寿阳寿绿蔬菜,左权顺康核桃、榆社河峪小米、祁县耀华酥梨、平遥晋伟中药材、榆次青青果业等抓恢复、搞合作、强服务。积极抓好项目建设,榆次区供销社与德辉乳业合作,注册资金1000万元;平遥县新供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整合电商资源,与百氏汇通、申通、韵达、中通、天天等五家物流公司合作,配送服务范围覆盖全县13个乡镇40%的农村。加强基础设施改造。三年来恢复改造基层社累计投资5264.3万元,改造面积57021平方米,改善了基础设施,树立了供销形象,提升了服务能力。抓转型升级。榆次乌金山供销社与国泰中药材种植专业社合作,由过去种植的黄氏等几种药材增加到仅示范种植品种就达近20种,并由过去的售卖药材原料升级为销售中药材成品,仅此可增加收入三倍以上,加工转化提质增效明显。整合系统网络和产业资源,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打造上下贯通综合服务平台。和顺县供销社与山西天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一村一码”电商模式,对接“供销e家”融合本地“慧农乐”平台资源,在全县设立200个村级站点,其中实现20个贫困村精准扶贫。健全培训阵地,不断提升农民科学种田能力水平。建立培训中心63个,庄稼医院72个,聘请庄稼医生121人,年培训农民近万人(次)。关注民生心系职工,积极抓遗留问题的处理。如作为省级综改试点的平遥县社,自筹资金930万元,一次性为1557名系统职工办理了养老保险;政府承担1950元,个人负担48元,为746名退休职工解决了医疗保险。寿阳县南燕竹供销社与金穗专业合作社采取“双向入股”的方式,供销社职工成为合作社社员,下岗变上班,社员变股东,有了稳定工作和固定收入。综改带来的新变化,正在逐步达到“社员能分红、职工能养老、产业有依托、资产有收益、生活有保障”的发展目标,向总社王侠主任展望的“让供销社成为令人向往的职业”美好未来迈出了第一步。

为农服务任重道远,复兴供销正当其时。我们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认真落实狄主任的重要讲话和省社安排部署,学习借鉴兄弟市社的成功经验做法,持续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加快推进强化基层社合作经济组织属性建设,高标准完成专项试点任务,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2018年7月13日